一起涉及毒品研发、制造、销售“一条龙”、涉案人员达数十人的特大制贩毒品团伙近日在沈阳覆灭。这一团伙掌握着3处毒品加工厂、每天制造约2000支海洛因勾兑液,8个月制造毒品市值达1200万元……毒贩们称之为“海洛因第一加工厂”。
“一个小小的矿泉水瓶,谁也想不到它的背后却是一条制毒贩毒的‘大鱼’。”沈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三大队的探长张龙对记者说,2007年3月26日,警方在沈阳长白地区发现一个叫聂兵的人在贩卖一种特殊的“矿泉水”,检验结果证实这种“矿泉水”是一种勾兑海洛因药品。
经过一个月侦查,警方发现了聂兵的上线,是一个叫迂飞的人。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遥控迂飞的人刘巍,随着对刘巍的跟踪,发现了刘巍设在沈阳郊区的3处毒品加工厂。
走进这个号称“海洛因第一加工厂”就会发现其结构完整、组织严密、分工明确。
37岁的刘巍早年因伤害罪被判刑,他在监狱里认识了一个毒贩,学会了海洛因勾兑技术。出狱后,刘巍投资30多万元,在沈阳郊区的三个地方建立毒品加工厂,专门从事海洛因勾兑。
36岁的无业人员高宝璠是刘巍的“技师”,在东陵区王滨乡设一个点,专门负责将海洛因制成勾兑液半成品,然后再将半成品交给在于洪区造化镇的侯瑛,由他进行再次勾兑、沉淀和过滤,最后将成品交给沈北新区虎石台镇的张朝刚,由他进行装瓶封瓶完成最后一道工序。
据刘巍交代,37岁的张朝刚封瓶技术熟练,一天能够封1000多支,为此,刘巍每月给张朝刚开“工资”1万多元。“我这样将生产过程分段进行,目的就是不让他们掌握完整的勾兑技术。”
原料采购和毒品销售,刘巍则完全交给了迂飞。海洛因勾兑液生产出来后,迂飞再负责将货分送给5条下线。这5条线占据了沈阳海洛因勾兑液80%的市场,5条线再通过其他下线最后卖给吸毒人员。此时,一支海洛因勾兑液已由成本不到10元升值到每支60元。
据新华社上午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