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11082起缴毒品近万公斤
3年来,该总队共查破毒品案件1108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195名,缴获各类毒品9633.326千克(其中,海洛因5181.001千克,冰毒2244.789千克,鸦片1839.935千克,黄砒、吗啡232.826千克,其他毒品134.775千克),罂粟壳7731千克,易制毒物品55408千克,军用枪支64支、仿军用手枪15支、子弹94317发、手榴弹305枚、火箭筒6具。先后侦破了“2004·11·02”、“2005·5·28”、“2006·6·24”、“2007·5·22”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大要案件。通过国际禁毒执法合作,打掉了韩永万、段生华、甘树剑、曹五等12个特大境外贩毒团伙。
3年禁毒人民战争,云南公安边防官兵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200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给总队记一等奖一次;2006年,云南省人民政府给总队记一等功、一等奖各一次。涌现出了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我最喜爱的十大人民警察”、“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十大边防卫士”、“禁毒标兵”印春荣和“打黑除恶勇士”肖国华等。
堵截难度大执法办案成本高
云南禁毒人民战争取得了丰硕成果,禁毒形势发生了积极变化。那顺巴雅尔说,云南初步实现了禁毒工作“一升两降四遏制”的成果。即境内毒品和境外易制毒化学品价格大幅上升,境外罂粟种植面积和全省参与毒品犯罪人数下降,境外大宗毒品、海洛因等传统毒品、境内新生吸毒人员、涉毒违法犯罪案件4个方面的上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那顺巴雅尔透露,在国际毒潮泛滥和国内毒品消费市场的影响下,境外苯丙胺类新型毒品的生产加工和向我境内渗透加剧,特殊人群参与贩毒屡打不绝,易制毒化学品外流突出,毒情形势仍然严峻。
据了解,云南毗邻“金三角”毒源地,境外毒品全线渗透势头未减,毒品过境犯罪严重,禁毒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边境走私、偷渡问题突出;边境地区非法出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以及出境伐木采矿等热点问题较多,“三非”人员长期滞留边境给边疆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已经成为规范边境管理的难点。就国内而言,边境地区缉毒形势复杂,武装对抗越来越尖锐。特殊人群参与贩毒十分顽固,给缉毒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境内外人员相互勾结,非法买卖和走私易制毒化学品犯罪活动猖獗。
此外,毒品问题也诱发杀人、盗窃、抢劫、诈骗等治安问题和各种社会问题的发生。
那顺巴雅尔说,3年禁毒人民战争,部队战斗力有了较大提高,作战和查缉经验不断丰富,但客观上仍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努力加以解决。尤其是边境地区交通状况改善后,毒品走私流动性大,变化快,堵截难度越来越大,执法办案成本越来越高,禁毒斗争所需经费缺口较大,难以应付日益繁重的禁毒工作。
贩毒手段翻新新型毒品增多
“由于云南加大了缉毒力度,毒贩贩毒手段不断变化翻新、新型毒品增多,从我们查获的毒品案件中发现,目前,毒贩人货分离、人车分离、尾随跟车、人体藏毒、货物夹带、人背马驮绕过关卡的贩毒手段交替使用,毒贩除贩运传统毒品海洛因、鸦片外,增加了贩运新型毒品,如冰毒、K粉等。”那顺巴雅尔说,武装贩毒、暴力抗法、武装拒捕等现象抬头,禁毒斗争尖锐性、危险性、复杂性增强,禁毒人民战争依然任重道远。
毒品暴利和毒品消费市场的存在,毒品犯罪就会在一定时期内存在。那顺巴雅尔表示,要从长计议,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毒品一日不绝,禁毒一日不止”的信心和决心,坚持不懈地开展禁毒工作。
针对武装贩毒、枪毒同流,云南公安边防部队要加强对公开查缉、专项行动和专案侦查的研究和总结,深入开展大练兵,提高实战技能。要提高对禁毒斗争复杂性、危险性、艰巨性的认识,既要培养英勇顽强、敢于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又要增强敌情观念和安全意识,确保执法执勤安全,全力推动禁毒工作扎实、有效、持久地开展。
那顺巴雅尔认为,公安边防部队驻守边境一线,要结合“三基工程”建设和“爱民固边”战略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外来人员活动场所的管理,提高边境地区的管控能力,坚决控制住新生吸毒和零星贩毒活动,持续保持吸毒人员逐年下降的态势,不断提高戒断巩固率。同时,也要加强与境外的国际禁毒执法合作,拓展境外缉毒战场,坚决打击隐藏在境外向我境贩毒的毒枭毒贩。要继续推进制度建设,进一步提高禁毒斗争的执法水平。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强化管理,不断提高缉毒斗争艺术水平和执法办案质量,确保拉得出、打得赢、不变质。
那顺巴雅尔最后说,要以开展“爱民固边”战略为抓手,推动禁毒人民战争向纵深发展,突出抓好边境地区毒品预防教育、堵源截流、防范打击冰毒犯罪、加强易制毒化学品管理、创建“无毒社区”等重点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禁毒宣传教育,使边疆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认识毒品、远离毒品、拒绝毒品;要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把禁毒宣传渗透到学校、社区和公共娱乐场所,消除死角。同时,要加强对“无毒社区”的宣传,加大“民固边模范村”和无毒村建设,强化改革和创新意识,不断推动禁吸戒毒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张亦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