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加入帮会学生占5%
“学生帮会的存在,不但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严重的危害到社会的安宁。”豪贤中学校长莫利介绍,该校调研发现,校园里曾出现“肆龙帮”、“仟龙帮”、“新东兴帮”等学生帮会,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其中以初二学生居多。“比如肆龙帮内有28名学生,每月就要上缴校外‘大佬’1000多元,平均每个学生要交30—80元。”她说,“为了弄钱,帮会学生在校内欺诈勒索、偷窃、甚至哄抢小卖部,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育秩序。”
据介绍,广州市不少中学里都有帮会在活动,能叫得出名称的就有十几个,其中一两个势力较大的帮派已发展到上百人,严重威胁到校园秩序。学生加入帮派,一部分是出于自愿,既有讲江湖义气、加入帮会以壮大“小圈子”势力的,也有经常受欺负、希望加入帮会后有“大佬”为其撑腰的,另一部分则是被帮派分子引诱胁迫,身不由己。
有关专家指出,如果不加以引导,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产生向社会挑衅的想法,并立即付诸行动。对初中生而言,加入帮会可形成“群胆”,责任分散也能减轻心里压力,使他们作恶时更肆无忌惮。
“为此,学校一方面向学生渗透法制教育,营造校园法制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对校园内外的巡视和检查,在校门口设置治安联防岗亭,及时跟进处理特殊情况。”莫利说,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加强对未成年学生的法制教育和心理疏导,矫正他们的偏差行为。
未成年犯罪外来人口居多
广州市人民检察院有关负责人透露,在广州市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涉及外来未成年人的案件就占了大多数,从2005年起,平均每年达到六成多。去年1—11月,广州市未成年人犯罪地区结构分布中,外省市人口就占了57.6%。
据悉,外来未成年人犯罪以财产型犯罪为主,其中“两抢一盗”占总数的90%以上。此外,本地未成年人侵害对象多针对身边的同学、亲友,比如向低年级学生勒索钱财等,而外来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绝大多数是“打工仔”和流浪儿,侵害对象为不特定的陌生人,犯罪手段往往恶劣残忍,对社会的危害系数更大。
有专家指出,“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大都在学校、社区等本地籍未成年人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展,而外来未成年务工者的法制教育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
农村留守孩犯罪几率较高
记者从会议了解到,从化市人民法院对2004年至2007年6月已审结的245件少年案进行数据分析比较发现,其中197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被告人来自农村,占案件总数的80.4%。他们中的90%以上是初犯,年龄大多数在16到18岁之间,文化程度较低,而农村留守孩犯罪几率较高。
从化市人民法院刑庭助理审判员廖明娟建议,村委会可以借鉴美国的“社区服务令”措施,让一部分罪错行为轻微的未成年人从事某项服务,并辅之以说服、劝导、训诫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