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女童王小星还系着红领巾
这几天,南京夫子庙农贸市场内,一个卖菜的小女孩成了网络红人,网友们看过后都很唏嘘,可怜孩子苦命。不过,在她看来,卖菜并不是什么苦差事,而是一种乐趣。远离父母兄长,在喧闹的城市里学习生活,趁着闲暇做起小菜贩,让小小的她坚强和乐观,这种精神还影响着周围的人。而她的亲人亦觉得,让孩子早早接触社会,对其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新版“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冬里,夜色已深,夫子庙菜场仍有位小孩在守摊》这一网帖让许多人感动。照片中,一个小女孩站在蔬菜摊前,手里拿着西红柿。发帖人说,当天晚上七点半,他途经菜场时,整个市场内空空荡荡的,摊贩们正在收拾准备回家。但有个摊点却还点着灯营业着,一个小女孩摇动着身子,提高嗓门卖菜,“‘西红柿、大白菜’便宜卖了!”感动之余,他从口袋里掏出十元钱买了一棵白菜,孩子要找钱却被他拒绝,并嘱咐孩子回家。离开时,听着背后传来一声“谢谢叔叔”,他却无法开心起来,这样的场景深深刺疼了他的心。
“新版‘卖火柴的小女孩’。”看到这个帖子,有网友如是说。不少人都觉得孩子可怜,也有人称赞其懂事。昨晚,记者找到了这个小女孩。
期末考前一晚,她在守摊
夫子庙农贸市场位于秦淮区新姚家巷内。晚上七点,菜贩们陆续开始整理摊位,一个摊点大灯仍亮着,而卖菜的人正是网帖中的女孩。只见她穿着牛仔棉外套,下穿大红色的棉裤,因为冷,她将连衣帽戴上。1米2都不到的她,站在几十厘米高的木凳上才能俯视面前的整个蔬菜摊。“阿姨,你想买什么啊?白菜要不要,很新鲜的。”稚嫩的声音响起,小女孩捧起一棵硕大的白菜递到记者面前。“萝卜怎么卖?”“两块钱一斤。”记者又询问了几样蔬菜的价格,小家伙都立刻报出。
记者询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调皮不愿正面回答,而是拿起一只红辣椒问道:“这个是大还是小啊?”记者回答:“小”,她开心地大笑,而后又指了指上面问,晚上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是什么,回答是星星。小女孩点点头:“我叫王小星,今年9岁,是东水关小学二年级的学生。”
在她的面前,还有几本书,其中一本是被翻得有点破损的语文书。因为明天就要期末考试了,她趁着没人买菜的时候看一下。“我已经复习好啦,其实看不看无所谓。”王小星说着,还翻开书本瞄了几眼。“我的体育得了优秀。”小家伙似乎在给自己打气,她有些自豪地说,一年级下学期,语文考了99分,数学是100分。这次考试她对自己有信心。
别人说她像18岁
“你家大人呢?”“他们回家吃饭了,我在这里看一会儿,等他们来了我再去吃饭。”王小星突然瞪着眼睛反问:“你是不是来采访的?”一句话让周围的菜贩都哈哈大笑,他们解释,因为几天前有媒体采访她,所以小家伙有点经验了。
正说着话,生意上门了。“小姑娘,这个怎么卖啊?”一名中年妇女拿着紫包菜问,“这个啊,四块钱一斤。”“啊,这么贵,能不能便宜一点?”“不贵哎,现在菜价涨得厉害。”一句话又把大伙逗乐了。而小星叉着腰,一本正经地看着买菜人,“我认出你来了,你也是卖菜的,不卖给你!”小小年纪,已经懂得了什么是同行竞争。中年妇女悻悻离开。随后,一名男子来买菠菜,小星熟练地将菜装入袋中,放在电子秤上,“嘀嘀……”按了几下键,“七块九。”周围的摊贩看到了都竖起大拇指,“这个小孩真厉害。”其中一人还开玩笑称:“你看她小,其实她都18了。”说得小星有些不好意思。
记者在摊点前站了半小时,已冻得瑟瑟发抖。过了一会儿,一名中年男子走到摊位前,摸了摸孩子的头,叫她赶紧吃饭。小星一“哧溜”从凳子上跑下,很快就不见踪影。
“这对孩子是一种锻炼”
“我是她的姑父。”男子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坐在一边开始清理芋头。他说,他们来自邳州,孩子父母和她的两个哥哥在江宁,做蔬菜批发生意,平时忙得很,没时间照顾小星。南京城区内的教育相对较好,正好孩子的姑姑在夫子庙附近有房,就把孩子托付给他们,让小星在东水关小学念书。
他说,自打孩子跟着他们的第一天起,就跑到菜场来卖菜。“放学以后就过来,她喜欢这么做,可能是从小受父母影响吧,我们也不阻拦。”他笑呵呵地说,不觉得孩子这样做有多苦,反而对孩子是一种锻炼。小星早早练就了口算的本领。另外还有处世为人,你看小星,看到生人一点都不怕。她已经和菜贩们“打成一片”。
很快,就看到小星又蹦蹦跳跳地跑回来,手里还握着吃了一半的煎饼,这就是她的晚饭,“我吃饱了。”她笑着说。
“希望她能一直读下去”
“想爸爸妈妈吗?”一直笑着的小星突然沉下脸,默不作声,只是点点头,她说上一次见到他们,还是1月3日她过生日的那一天。她的姑姑说,小星的父母时常会抽空看她,周末接她去江宁的家。但因为太忙,一家人还是聚少离多。
昨晚,记者设法与小星的二哥联系,此刻他依旧在忙碌着。因为做着批发蔬菜的生意,他们都得熬通宵,然后白天休息,根本没办法照顾小妹妹。“那里学校不好嘛。”他不好意思地说,他和大哥都不是“读书的料”,所以一家人都希望妹妹能坚持念书,将来有出息。不过对于妹妹卖菜一事,他倒并不介意,“我小时候也和她一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吧。”他自小随父母到南京来,打拼多年,日子逐渐变好,大哥也成家生了孩子。买不起南京的房子,他们就一直租房,但是他们不会离开这座城市,“我们会一直在这个城市里打拼,得供妹妹读书呢,希望她能一直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