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大千世界 >> 资讯正文

各地争映少儿不宜影片 自行分级(组图)

发布日期: 1970-01-01  //www.110.com  
各地争映少儿不宜影片自行分级(组图)
“少儿不宜”不等于“分级电影”

  兰州东方红影城电影部经理魏鸣认为,一些影院自行对一些电影提出所谓的“少儿不宜”、“18禁”等叫法,是不规范的,甚至仅仅是为了提高上座率的一种噱头,是一种引诱式的做秀。

  魏鸣介绍说,虽然电影分级在我国已经酝酿了几年的时间,但国家的具体标准和细则仍未出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任何电影院自行对电影进行的分级或者说“所谓”的分级都是不规范的。

  同时,部分影院“少儿不宜”的说法同电影分级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虽然这些影院可能称自己是将电影进行了分级,但实际上是将电影里的一些暴露或者可能引人联想的情节、画面进行了夸大,以期提高宣传效果,吸引更多人来看;而严格的分级制度则是只有达到年龄要求的观众才能看的。前者是为了观众最大化,而后者则是为了将观众群体细分,出发点是不一样的。

  魏鸣认为,这些炒作和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分级制度在具体操作上也有着根本区别。在美国等国家,达不到分级后电影观看年龄要求的观众是绝对不允许入场的;而一些以所谓“少儿不宜”、“18禁”等叫法自行分级的影院,则是希望更多的人来观看,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

  魏鸣说:“影院在播放一些可能会引起儿童或者一些身体情况特殊人群的电影时,做出善意的提醒或者介绍是有必要的。但如果是为了提高上座率做出不实宣传,则是从业者的职业道德问题。”

各地争映少儿不宜影片自行分级(组图)(2)
“自行分级”现象亟待规范

  有关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对于部分影院的做法争议比较多,但引发争议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在于电影分级制度。国家规范的电影制度不出台,各种围绕电影分级的争论甚至各种借“分级”行炒作之实的行为就不会停止。

  一些接受记者采访的家长则一方面希望国家的有关电影分级的相关政策标准尽快出来,不要始终是“犹抱琵琶半遮面”;另一方面,则对电影分级后具体的执行效果表示担心。

  房爱兵是兰州市一名13岁学生的家长。他对电影分级具体能够起到的实际作用表示了担忧。他说:“电影分级和整治网吧一样,是为了给未成年人提供好的成长环境。可后者现在的实际情况怎么样?还是不断有网吧让小孩进去上网。电影院现在基本上和网吧一样,都是企业在经营,怎么管、能不能管得住都得打个问号。”

  天津市热电厂退休职工张东生回忆起年轻时看国产恐怖电影《画皮》时至今还感到毛骨悚然。他认为,电影分级势在必行,这可以让孩子不必承受恐怖和色情带来的不必要的压力,避免对孩子的误导和伤害。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彭德华认为,电影分级作为国际上一种成熟的模式,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我国电影分级制会给电影制作者带来更大的创作自由空间,更加繁荣电影创作的样式。分级制可以使创作者在法律允许下,创作更多的电影,以满足不同阶层和年龄人群的需要。

各地争映少儿不宜影片自行分级(组图)(3)
各地争映少儿不宜影片自行分级(组图)(4)
影院争相放映“少儿不宜”影片

  “少儿不宜”“18岁以下禁止观赏”“胆小或心脏不适者勿看”……近一段时间以来,天津、兰州、石家庄等城市部分具有一定规模的影院在放映一些影片时,加上了这样的字眼。围绕影院此举到底是“试水分级”的民间尝试,还是为了“哗众取宠”招揽票房逐利行为,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

  一些影院争相放映“少儿不宜”影片

  天津市和平区的某知名影院,在今年10月的影片播放表上,记者看到这样的两部影片:一部是备受争议最新解禁情欲巨片《阉夫》,另一部是反映性文化的《青梅》。前者标注“少儿不宜”,后者提示“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在《阉夫》的封皮上醒目地写着:“漂亮少妇羞愤交加,忍痛‘割’爱,爱恨情仇连‘根’剪”。在封面几张“激情照片”旁,是充斥着“性爱”字眼的剧情介绍。

  在同样位于和平区的另一家影院的影片播放表上,记者看到了一部叫《魔鬼的艺术》的影片,并附有“饭前饭后一小时谢绝观赏”的提示性用语。该影院播放的两部日韩恐怖片,则清楚地标有“十八岁以下禁止观看”。而附近的一家影院在放映《死魂曲》、《灰姑娘》等影片时也都注有“少儿不宜”的字眼,有的甚至直接将印有“性爱”、“血腥”、“恐怖”画面的影片介绍摆放在售票窗口前招揽观众。

  记者在兰州、石家庄等地采访时发现,一些影院在放映某些影片时,也都曾打出过“18禁”“少儿不宜”等宣传用语。

  “少儿不宜”影片引发争议

  提及“少儿不宜”影片,人们自然会联想到暴力、色情、凶杀和恐怖。因此,部分影院此举伊始,就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争议,有人认为,在我国电影分级酝酿数年仍未出台的情况下,此举是民间的试水分级,是大胆尝试;也有人认为影院使用“少儿不宜”是噱头,是哗众取宠。

  天津和平影院业务主管吕媛表示,这是影院在影片分级上的一种尝试。她强调说,“少儿不宜”是影院对观众的一种提示,目的就是避免“成人片”与青少年“亲密接触”,能够起到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作用。

  天津光明影院经理李九喜说,有些影片在剧情介绍上本身就注明“少儿不宜”,因此,在放映时影院就如实标注。当然,有些影片没有注明的,影院在审片时,认为不适合青少年观看,会自行加上此类字眼,完全是善意的提醒,绝对不是炒作。

  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行业内自行对电影进行分级尝试,是一个积极现象,说明了一种自下往上要求和尝试进行电影分级的呼声和行动。

  石家庄市民王先生在观看所谓的“少儿不宜”影片后说,影片的介绍和实际播放内容相去甚远。一些涉及到性爱等的镜头一到“关键”处,就“摇到月亮上去了”,并不是宣传中的效果,和一般意义上的少儿不宜也不很符合。

  记者在兰州采访时了解到,很多学生家长对目前一些影院自行进行的所谓“分级”并没有太多的关注。一些家长表示:这种电影院内部自行进行的分级难以摆脱经济效益的影响,权威性和可信度不高。

  学生家长赵建国告诉记者:“分级没有这么个分法。你看那些用来分级的词,什么18禁、少儿不宜之类的,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拿这些内容当噱头,想让更多的人去看,一点严肃性都没有。”

  部分市民和业内人士则认为:“少儿不宜”是影院大肆炒作的噱头,是借以提升上座率的一个砝码,影片内容不会有什么太“过火”的镜头和场景。这一行为实际上是一种单纯为了盈利而进行的。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9504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