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回家。”这是小徐12月29日在电话里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四个月前,在青岛城阳区一家食品公司当采购员的小徐被派到福建连城县收购地瓜。货运走了,公司却没付清货款,把小徐“抵押”在那里直到现在。目前小徐已经身无分文,幸好善良的债主对他还不错,不仅给他吃喝,还给他治病。但大家心里都没底,这样拖下去啥时候是个头?小徐说:“新年要到了,我想回家看看爹娘。”
读者反映 儿子被“押”在福建四个月
近日,家住德州农村的徐先生与本报取得联系。他说:“能不能帮我把儿子救出来?他已经被‘押’在福建四个多月没回来了。现在他已经身无分文,听说还得了病。”
9月的一天,徐先生接到了儿子小徐的电话。在电话里,小徐说,自己回不去了,因为单位欠着当地农民的地瓜款。原来带着小徐出差的徐科长8月13日突然以公司业务繁忙为由,提出要先返回,安排小徐在当地继续收购地瓜。
徐科长走后,小徐继续干公司安排的工作。到8月底,公司雇货车从当地一共拉走了110多吨地瓜,货款总计17万余元。公司并没有付清货款,徐科长在电话里通知小徐以公司的名义给村民们打了欠条,并通知小徐等钱还了再回来。
因为小徐留在当地,村民们也没太介意。然而,货拉走之后,货款却一直没付清。直到10月15日,经过多次催要,公司汇过去2.27万元。但是,还欠20余户村民的4万余元货款。
“我儿子现在成了‘抵押物’了,公司说先让他‘押’在那里,当地村民也不同意我儿子回来。”徐先生说,眼看四个多月过去了,也不知道儿子啥时才能回来。
村民诉说 “大客户”拉走货物变了脸
12月29日,记者与连城方面取得了联系。据介绍,小徐现在住在一个叫吴雄的人家里,这户人家是被欠款的20多名农民之一。
吴师傅告诉记者,他们所在的张坊村共有10万多亩地瓜田,受地形和气候影响,每年7月份到12月份,当地都会出产大量地瓜,地瓜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今年夏天,经朋友介绍,他和来自青岛城阳区的爱姆爱斯食品有限公司的徐科长认识了。
“当时,徐科长自称该公司是个现有员工上千人、每年需要地瓜2000多吨的大企业。”吴师傅说,8月上旬,徐科长带着公司采购员小徐来到该村,开始张罗收购地瓜的事。他以为来了个“大客户”,便杀鸡宰羊,热情款待。
按照吴师傅的说法,拉货走的时候,徐科长的话说得很好听,多次表示一定会及时汇款的。“可是货物一拉走,怎么就变了呢?我们要了很多次了,对方就是不给钱。”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被欠款的村民们不敢让小徐离开。吴师傅说:“这家公司真奇怪,难道就让这个采购员一直留下来?”
小徐说法 朴实的村民待我不薄
在吴师傅的帮助下,记者与被“抵押”在当地的小徐取得了联系。“我想回家。一接电话,小徐就带着哭腔对记者说道。”
在连城,小徐已经住了四个多月了。小徐说:“刚去时,我住在旅馆,徐科长走了之后,不仅没再给我发一分钱的工资,差旅费和生活费也没了着落。从9月初开始,我就身无分文。”小徐说,看着自己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乡亲们就让他搬到自己家中吃住。
小徐是8月去的,没带一件过冬的衣服。天越来越冷,乡亲们看小徐冻得可怜,又拿出自己家的衣服给他穿。10月的一天,小徐病了,咳嗽得很厉害,一检查是支气管炎。“我连吃饭都没钱,哪有钱看病?”小徐说:“乡亲们打电话给公司要钱给我看病,接电话的徐科长竟然回答他们‘他这么年轻,生点病没什么,不用打针,死不了’。”乡亲们看不下去了,自己凑了钱给小徐治好了病。
眼看新年就要到了,小徐很想回德州农村看看自己的爹娘。“乡亲们不敢让我走,我也觉得不能偷偷跑了。”小徐说:“如果这样拖下去,如果乡亲们的血汗钱真被拖没了,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恼了啊?”
记者调查 “爱姆爱斯”已改名查不到
负责看管小徐的吴师傅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曾多次给青岛城阳区的那家食品公司打电话,可得到的答复却是“别让小徐回来,地瓜款很快汇给你们,地瓜款付清前就让他先留在你们那里”。 10天前,吴师傅再次给徐科长打电话,徐科长说,小徐已经被公司开除了。
农民的血汗钱什么时候还?小徐何时才能够脱身?12月29日下午,记者拨通了该食品公司的电话,和徐科长取得了联系。当记者表明身份后,徐科长反问记者:“这事,你管得了吗?”随后,她以“我们拒绝接受采访”为由两次挂断了记者的电话。
12月29日下午,记者先后与城阳区工商分局及上马工商所取得联系,查询该公司,但均没有结果。
12月30日晚9时许,记者再次打电话给小徐,他说公司可能改了名字。“新年就要到了,我现在最想的就是回家,可公司欠农民的血汗钱,我怎么能回去……”在电话里,小徐无奈地哭了。本报记者胡进宇 姜瑞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