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记住我
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
在线律师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更多常识 >> 资讯正文

南京破获600万元网络基金诈骗案

发布日期: 2007-09-19  //www.110.com  
  随着国内基金投资的持续升温,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将目标锁定“基金迷”,精心设局进行非法集资诈骗。日前,南京警方就成功地破获了这样一起披着境外投资基金外衣的特大网络基金诈骗案。短短3个月的时间,全国10多个省份的多达1200余名受害者被骗,涉案金额600余万元。

  高额回报设局

  国企领导被套


  张辉(化名)今年45岁,是南京市一家国有企业的中层领导。眼看着身边的朋友都在火热的牛市行情中淘金,他和妻子一合计,也想买基金赚钱“贴补”家用。

  今年6月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关于投资香港VS基金赚钱的广告,称“投资该基金,确认后第二天返利,每天返还投资数额的5%-10%”。面对如此高额的回报,张辉心动不已。

  于是,他很快便按照互联网上留下的通联方式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并汇款1万余元投资该“网络基金”。数日后,张辉收到了对方承诺的每天850元汇款。

  “每天850元,岂不两周不到就可以收回成本”,尝到甜头的张辉立马决定将第二笔汇款汇出。然而,此时他却发现该网站客服已从网络上消失。四天后,该网站关闭。

  预感可能受骗的张辉,随即报案。

  基民接受考验

  白白被骗4万


  与张辉仅仅损失1万元相比,河南灵宝市人彭军(化名)损失显然要重得多。短短一个月内,彭军便被骗去了3.6万元。

  与张辉相类似,彭军是一家公司人力资源部中层领导。今年6月上旬,偶然机会在互联网上看到了这家网站关于投资基金赚钱的信息,就按照介绍人所留的网址登陆了该公司网站。

  6月10日,彭军在网站上注册为VS会员,并随后将3000.69元打入指定账户。汇款后,13日彭军开始收到该网站的第一笔返利450元,此后几乎每天都可以收到。

  6月24日,彭军又以妻子名义注册成为VS公司新会员,并于同日将5万元打入账户。7月5日,他又以妹妹的名义注册,汇入1万。

  7月2日,该网站客服声称要对基民们进行忠诚度调查,返利将在暂停数天后恢复。当月6日,本是网站公开承诺开始正常恢复返利的日子,结果当日一早网站客服便消失了。

  认定新型犯罪

  嫌犯落网归案


  接到报案后,南京警方认定此案为新型犯罪。经赴山东河南北京辽宁广东等地调查取证,8月初,办案民警发现27岁的陆某可能涉嫌此案。

  经查,陆某2003年大学毕业后回原籍后从事设计工作,2006年开了一家装潢公司。去年年底,在与网友聊天中,陆某得知投资基金可获取巨额利润,便打起了诱骗“基金迷”的点子。

  今年2月,陆某请人帮助设计了香港VS投资基金网站,随后便在各大网站广泛张贴广告信息。8月9日,办案民警在南通海安将陆某抓获。

  经审讯,陆某交待了找人制作网页,开办网站,通过QQ、MSN等网络聊天工具,编造一个虚假“香港VS基金”,诈骗全国10多个省1200人600余万元的犯罪事实。

  9月12日,犯罪嫌疑人陆某被批捕。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披露四大特点

  识别非法集资


  南京警方认为,此案不仅组织、策划周密,且有高科技网络参与。犯罪嫌疑人打着网络基金的幌子,实则进行集资诈骗。

  一是承诺有保底收益,并且有高额回报,诱使基民购买。

  网站上公布的宣传口号称,该网站即是空中教育中心,但事实上,打开网页后发现的只是要市民投资基金的广告宣传口号。

  二是用优厚奖励办法鼓励基金迷们加入,为激发上线的积极性,规定可以按一定的比例提取收益。

  网站上宣称,网站会员获利有三大模式:当您直接带来一个朋友付费注册成为VS时,你可以获得50元/人的提成!次日支付!您可以投资VS,每天返利5-7%,20天收回投资,满了10个月自动退出!您可以介绍您的朋友投资VS,您将获得他们投资款的10%作为提成奖励,次日支付!

  三是赚取钱财后关闭网站逃匿。7月初,陆某在网站上发布公告,称为调查基金迷们的忠诚度,将暂停数日后再重新返利,利用此时间差,陆某从容删除电脑信息资料、销毁使用伪造身份证领取的汇款银行卡及各种相关事宜后,关闭网站逃之夭夭。

  南京警方提醒

  勿信“高息馅饼”


  南京警方提醒,随着电脑网络等高科技的发展,非法集资开始披上基金投资、股票投资等合法外衣,并变得越来越具有迷惑性。

  “高额回报让我们有了购买基金改变生活的想法。当时自己是昏了头,钱汇给网站的第二天就感觉不对了,但已经没有办法了,只能盼着早点将成本收回。”受害人张辉说。

  对此,投资者在选择投资项目时必须多加留意,不可被这类“天上掉馅饼”的利益所蒙蔽。无论是以商铺、房屋租赁返委托经营、托管造林,还是以办理银行承兑汇票、贷款等名目许以高息,以及认股后返还股金及利息等方式筹资,如果没有经过国家有关部门的批准在正式投资场所销售的,都涉嫌非法吸收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罪。如果对方以收取保证金、押金等形式兜售相关基金,并承诺有保底收益、有高额利息回报的,就将涉嫌非法集资诈骗犯罪。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温馨提示: 尊敬的用户,如果您有法律问题,请点此进行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或者 在线即时咨询律师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人才招聘 | 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载入时间:0.05920秒 copyright©2006 110.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110.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