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缴水费去,半年都没缴了。”走在去北川县城的路上,指着埋在泥土里的北川水厂,文静的话引来同行者的笑声。
若不是过年方便北川人祭拜亲人,平时本地人也很难进入。
昨晚,北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韩贵钧说,之前县里在任家坪半山腰上修建了一条水泥路,并在半山腰搭建三座观景台,方便人祭拜。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是当地传统的祭拜亲人的日子,为了满足灾民祭拜要求,当地政府决定,北川县城向居民开放。
往年,文静、文敏姐妹都是被父母强迫着去烧纸上坟,今年,他们带着8个堂兄妹来到这里,而被祭奠的人中却多了失去的孩子。
出发 带上菊花百合康乃馨
1月20日下午,文静、文敏两姐妹带着8个堂兄妹进城祭拜。十几天前,父辈们已经来过。作为晚辈,她们选择腊月二十五烧纸。
母亲至今埋在废墟下,三姑和三姑夫也在这里遇难。
与以前烧纸不同,这次上香多了自己的孩子。姐妹俩有两个儿子,一个六岁,一个两岁半,地震时在幼儿园遇难。
临走前,他们在绵阳买了四束鲜花,菊花、百合和康乃馨。两束给三姑和三姑夫,另一束给母亲,还有一束给两个孩子。
文敏从口袋里掏出四个橘子,“幸亏是四个,要是三个,他们俩还不在下面打。”
地震前,文静在广元上班,文敏和丈夫就住在娘家,孩子留给外婆照看,两个孩子经常为玩具和零食争得不可开交。
“让他们打好了,反正在上面也争。”文静说。
在去北川的路上,文敏的丈夫李传均开车。算上救人和拉东西,震后他来过北川4次。
李传均在北川开了个木材加工厂,承包了山林。他说,地震后的几个月,不敢想损失,他花钱修上山公路,新买的机械全部报废。
比起长辈们来说,他觉得自己还年轻,32岁,可以重头再来。幸免遇难的长辈,半生的积蓄化为乌有。
几个月前,李传均重新开起木材加工厂。
震前,其他地方受灾,他没什么感觉,捐不捐钱无所谓。可这次,全国好多人捐了钱,唐山有个人捐了一亿,李传均感到温暖。
“今后哪个地方受灾,我第一个去。”李传均扶着方向盘说。
接近北川县城的路边,依稀出现新修的农房,按照羌族样式建造,白色的墙,长方形的屋顶,四角竖起一个小碉楼。
到了北川任家坪,一道铁门将北川关在门内。
“北川让我厌恶。”几分钟前还说牵挂,现在李传均变了卦,不是为了祭拜,再也不愿回来,说着扭过头去。
归家 “这是我房里的大衣柜”
在通往县城的路上,工人们还在架铁丝网。要进县城,要通过两道关卡,需要检查身份证。
当地政府说,这样做,是为了保护城内的财物。很多人家的物品压在废墟里,没有清理。另外,北川还要建地震博物馆,怕有些地方被破坏。
除了巡逻的士兵,这里平时很少有人来。
现在,北川向当地人开放。
昨晚,北川县委宣传部部长韩贵钧说,之前县里在任家坪半山腰上修建了一条两米宽的水泥路,并在半山腰上已经搭了三座观景台,方便县城及外来人祭拜。
腊月二十三到年三十,是北川传统的祭拜亲人的日子,韩贵钧介绍,为了满足灾民希望到县城祭拜亲人的要求,他们决定北川县城向当地居民开放,但必须在规定的道路上进行。有些危险区域,有武警把守和监督。
进了县城,一行人放低声音,远处的鞭炮声在空气中回响。
到了安水桥,文静说,这是县城的中心,旁边有个祝家馆子,那天中午父亲就在馆子里喝酒,逃过一劫。
经过一条四五米宽的小巷,到了文静在北川的家。门前的小巷子,一些金店和服装店的牌匾上沾满了泥浆,一些塑料模特倒在木料中。
“这是你的窗帘,这是你的盆子。”地上的东西,让她们想起家里原来的东西。
李传均搬起一扇衣柜板,“这是我房里的大衣柜。”他说,“我的客厅很大,那个黑沙发是我们结婚时买的,那个白沙发是真皮的。”
卧室所在的地方,能看到几件破衣服。文敏说,母亲那会肯定在客厅里,文静说不是,应该在卧室,如果在客厅就不会死。
在一栋房屋顶上,李传均找到了一具遗体,上面用木板盖着。
文敏找到几个完好的玻璃杯和烟灰缸,她记得,这是买电视机时赠送的礼品。文敏找来一件衬衣,包起玻璃杯,要带回家。
“要它做啥子?我再给你买新的。”李传均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