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今年提出了具体草案
记者:听说您不是第一次提交这个建议?
韩德云:这已经是第四次了。
记者:为什么特别关注这个问题?
韩德云:我不仅关注这个问题,我还关注很多问题。我当了两届代表,提过100多件议案和建议,这只是其中之一。我并不是一个反腐斗士,我只是一个法律工作者,反映大家都关心的问题。
记者:和前三次比,这次有什么改进?
韩德云:以前就是希望能把这个纳入立法计划,是个提议。今年在后面附了一个6000多字的具体的草案建议,更具体了。
阿勒泰试点应有制度保障
记者:我看您这个具体的建议,和新疆阿勒泰的探索,在细节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是不是有些借鉴?
韩德云:谈不上借鉴,像我提倡的分步骤执行,给予人一定的宽限期,都是一种比较通行的做法,也不一定是阿勒泰的独创。
记者:有没有研究过阿勒泰的改革?
韩德云:有。
记者:您怎么评价他们的改革?
韩德云:如果没有全国的统一的法律和制度的安排,他们很难成功。阿勒泰更多的是一种人治的色彩,靠的是某个官员的努力,虽然这种人治的方向我们是认可的,但缺乏法律上的制度保障,合法性就会被质疑,强制力也会受影响。我要是当地官员我也会想,凭什么我在这儿当官就得申报,别的地方怎么不搞?所以很多人会有反对的情绪,也有人在观望,都是这个根本问题的体现。所以,阿勒泰的实验要想不夭折,出台一个全国统一的公务员财产申报法至关重要。
两种因素制约政策出台
记者:您对现在推出这项制度有信心吗?可能的难点会在哪里?
韩德云:我很有信心。现在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少数官员的抵触情绪。还有就是公众对这个具体制度的过高期待,可能是目前出台的一个障碍。
记者:怎么理解?
韩德云:比如,公众对官员合法收入的期待就不符合实际。我们长期接受的教育就是说,官员要两袖清风。但现在时代不同了,官员也是人,我们现在还提倡高薪养廉,他也有父母儿女,也可能是个理财高手,要买股票。这些在法律上都属于合法的收入,但老百姓的观念不这么看——你一个科级干部,有几十万的收入,怎么会是个廉洁的干部?如果公众的这种观念不改变,一些官员也不敢如实申报。
监察部正在积极研究
记者:您已经提交过3次,相关部门有什么答复吗?
韩德云:监察部曾经给过我一些口头和书面的答复。
记者:怎么说?
韩德云:说正在积极研究这件事情,但条件不太成熟,还在等待时机。
记者:什么条件不成熟?韩德云:像存款实名制、预售房实名制这些制度,都是近两年才慢慢开始做,以前没有。如果没有这些配套的制度,即使他不如实申报,也很难查到。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记者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