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期间在四川什邡罗汉寺出生的108名“罗汉娃”,即日起向社会征集爱心“保保”。应征的“保保”将成为“关注灾难儿童基金”爱心大使,在5月13日的生日抓周会上与“罗汉娃”结对。
“‘保保’就是孩子的干爹(干妈)。”活动组委会负责人吴青介绍,“拉保保”是当地的风俗。每年正月十六,年轻父母都要领着10岁以下的孩子,到房湖公园的古柏树前。如看中某个踏青的游人,便请他为自己的孩子“保关煞”,保护孩子闯过道道关口,顺利成长。吴青说,举办此次活动,主要为了号召社会关爱灾区孩子。
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所有爱心人士均可参加征集,组委会将通过严格审查,让一些有爱心,有育儿经验和心得的人士成为他们的保保,通过定期电话、书信等方式关注孩子成长。经过认定的爱心保保将获得组委会颁发的证书,签订爱心承诺书,并将受邀参加108罗汉娃周岁生日活动。
罗汉寺的素全法师也想在地震一年后,看看这些在罗汉寺出生的宝宝,他希望活动办得简单一些。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蓝筠
摄影 本报记者 周晓东
■ 寻访“罗汉娃”
“爸爸带着妈妈和我救灾”
姓名:蒋诗奕 生日:5月22日
住址:什邡市洄澜镇
我叫蒋诗奕,一看名字就知道我是个美眉吧。我爸爸姓蒋,我妈妈姓易,爸爸说,要在我的名字里放上两人的姓,而妈妈的“易”不好看,就给我用了谐音的“奕”。
我还没出生,就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地震的重灾区红白镇。那时地震刚过,爸爸开着我们家的小汽车,往山里送物资。但是当时几乎每天都有余震,妈妈离预产期不到20天。爸爸不放心,就带着我们一起上路。
我们先是去洛水,第二天又去了红白镇。一路,都是从山上下来的人。妈妈说,当时路很差,很多地方都在滑坡。我在她的肚子里颠得厉害,她就用双手托住肚子。
爸爸发物资,妈妈和我就在车上等。后来爸爸把坐椅放低,让妈妈斜卧着。出山时,我们都会捎上三四个村民。
从红白镇下来后,爸爸再也不让我们跟着了,他说路上太危险。但他一个人每天要进出山里好几趟,晚上一般都要十一二点才回到家。
妈妈担心爸爸的安全。但爸爸说,全国各地的人都来帮我们,我们本地人更不能袖手旁观。
其实,我们家也受了灾。爸爸原先工作的磷矿成了废墟,爸爸在地震后就失业了。现在,他借钱做起了沙石生意,每天都在外面奔忙。妈妈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妈妈要我懂得感恩”
姓名:杨城柯 生日:5月16日
住址:什邡市区
我是第七个出生的“罗汉宝宝”,现在已经会喊“爸爸”、“妈妈”和“阿姨”了。和许多罗汉宝宝一样,我也是在罗汉寺的禅床上出生的。
出生前,奶奶和外婆帮我到处打听,可是成都、德阳的医院都满了。她们只好带着妈妈到妇幼保健院暂驻的罗汉寺“踩点”。
妈妈说,她看了罗汉寺的条件,心里一阵发虚。“这地方咋生娃哦!”她当时心存侥幸,因为离预产期还有二十多天,可能那时就可以搬回医院了。但没想到第二天,我就急着要出来了。
妈妈被推进帐篷产房,便开始给几个最好的朋友打电话。“你们以后给你们的娃娃买衣服,别忘了给我的孩子买一件。”妈妈说,当时她觉得自己下不了手术台,又怕没妈的孩子太可怜,就嘱托阿姨们照顾我。
妈妈说,每次拿着红本本带我去医院打疫苗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其他宝宝。不知那些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的地震宝宝,有没有机会像我一样定期接受身体检查。
妈妈很感谢罗汉寺的僧人们。当时,他们每天给灾民们分粥、馒头和鸡蛋。“鸡蛋每人一个,产妇两个。”就这样,妈妈带我在罗汉寺住了3天。她说她会一辈子记得那段经历,并希望我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