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世界”的主人林财平高兴地告诉笔者:“至今他己收藏砗磲壳十五对共三十个,最大的一对重达一百九十多公斤,壳形似土箕,背纹如瓦屋沟,壳内白皙如玉。”
对砗磲颇有研究的东山“海底世界”办公室主任林镇财介绍说,砗磲也叫车渠,蛤类的一种,它为贝类动物、双壳纲、帘蛤目、砗磲科、砗蚝属,世界上报道的只有六种,都生活在热带海域的珊瑚礁环境中,属于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中的物种。中国的台湾、海南、西沙群岛及其它南海岛屿也有这类动物分布。
在当今佛教界流行的宝石种类中,可作为驱邪避凶的宝石首推“佛教七宝”,据《般若波罗多蜜心经》记载为“砗磲、金、银、玛瑙、珊瑚、琉璃、琥珀”。在这七种宝石中,世人最陌生又是最稀罕的宝石为砗磲,因为它来自印度洋或西太平洋深海海域,或少部分因地壳造山运动浮出海面,因此它的产量极少而显得非常珍贵。
林镇财说,因为砗磲有着观赏、医用和其他实用价值,而且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因而自古就被人们称为“龙宫瑞宝贝王”。砗磲是贝蛤类的一种,它的体形巨大,堪称贝类之冠,贝壳最大长达二米、重达二百五十公斤;壳的外表面有一道道沟,呈放射状排列,形状就象古代车辙,所以称为车渠,后人又改为砗磲。
在今年三月开馆的东山“海底世界”里,林财平指着他收藏的砗磲壳说,其中有三对六个是前来东山港避风停靠的台湾嘉义、澎湖渔民兄弟赠送的。现在,“海底世界”免费供人参观,前来观看砗磲壳的游客包括台胞、侨胞络绎不绝。
据有关资料记载,世界上最大的一颗天然珍珠就是砗磲产的。一九三四年,菲律宾巴拉望海湾,一个在珊瑚礁上嬉戏的小孩被砗磲夹住了脚溺水而死,他的亲人们将他连同砗磲一起打捞到岸上,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打开砗磲壳,发现了一颗极大的珍珠,重达六千三百五十克,被命名为“真主之珠”,也叫“老子珠”。